智慧灯杆点亮城市未来:江苏以全域数字化转型重塑城市治理新范式
近日,江苏省五部门联合发布《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(2025-2027年)》,明确提出以数字化技术重构城市运行体系,推动城市治理向全域化、智能化迈进。在这一蓝图中,智慧灯杆及其核心组件LED灯杆屏作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的代表,成为撬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点。
传统路灯仅承担照明功能,而江苏省在方案中规划的智慧灯杆系统,则通过集成物联网、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将灯杆升级为城市数据采集与交互的“神经节点”。每根灯杆均配备多功能传感器、LED灯杆屏及边缘计算设备,可实时感知环境温湿度、空气质量、人流车流等数据,并通过灯杆屏动态发布交通引导、应急预警、便民服务等信息。例如,苏州工业园区试点项目中,搭载LED灯杆屏的智慧灯杆已实现与交通信号灯联动,在高峰时段自动推送路况信息,使道路通行效率提升18%。
作为智慧灯杆的“可视化界面”,LED灯杆屏在江苏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中被赋予多重使命。其一,它成为城市信息发布的“最后一公里”终端,通过政务云平台实时同步政策宣传、灾害预警等内容;其二,其搭载的智能交互系统可接入“苏服办”等政务平台,市民通过扫码即可办理社保查询、预约挂号等业务,真正实现“服务上街”。南京鼓楼区已部署的300块LED灯杆屏,日均服务超2万人次,公共服务响应速度提升40%。此外,这些屏幕还支持广告精准投放,其收益反哺智慧城市建设,形成可持续运营模式。
江苏省方案强调构建“空天地一体化”数字底座,智慧灯杆正是这一体系的核心载体。通过将全省数万根灯杆接入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台,江苏正在编织一张覆盖全域的物联感知网:在环保领域,灯杆上的PM2.5传感器助力实时生成空气质量热力图;在安防场景,集成摄像头与AI算法的灯杆可自动识别占道经营、火灾隐患等事件,并联动城管平台处置。据统计,无锡市通过智慧灯杆系统,城市事件主动发现率从35%跃升至92%,处置时长缩短60%。
为破除“重建设、轻运营”的行业痛点,江苏同步发布《智慧灯杆建设与运维标准》,明确硬件接口、数据协议、安全规范等要求,推动设备跨区域互联互通。此举不仅降低30%的改造成本,更吸引华为、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与本地厂商组建产业联盟。目前,常州已形成从LED模组生产到智慧管理系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,年产值突破50亿元,印证了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效应。
在“十四五”向“十五五”过渡的关键期,江苏省以智慧灯杆为切口,正书写着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新篇章。当LED灯杆屏的微光连缀成星河,一座座可感知、会思考、有温度的未来之城,将在长江之畔加速崛起。